一.每年常规进行医师职业道德、出勤情况、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常规工作量等)完成情况等方面考核。
二.年度考核方案按三年分段进行,每年的考核内容在当年的9月至11月完成,最后一年进行综合考核,在5月至7月完成。
三.所有年度考核的原始材料(病理报告复印件、理论试卷、病例分析、考核结果等)均应存档,以备上级相关部门督查及作为专科医师结合综合考核报名资格认定的依据。
四.考核成绩的认定
由年度考核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定后,达成统一意见,医学院毕教委盖章。所有考核材料均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存档。
五.参考文献:
1.专著:
Ø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新版
Ø 武忠弼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新版
Ø 陈乐真主编《手术中病理诊断图鉴》新版
Ø Juan Rosai 主编《 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
Ø WHO肿瘤病理学分类各分册新版
Ø AFIP肿瘤及非肿瘤病理学各册新版
2.期刊:
Ø 中华病理学杂志
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Ø 诊断病理学杂志
Ø 中华肿瘤学杂志
Ø Am J Surg Pathol
Ø Hum Pathol
Ø Diagnostic Pathol
Ø Am J Pathol
Ø J Pathol
Ø Modern Pathol
Ø J Clin Oncol
Ø Cancer Res
Ø Oncogene
(一)医师执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占10%)
考核方式:由各培训医院和基地负责考核。
(二)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占30%)
1.病种和病例数及病理报告量(10%)
考核方式: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抽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
2.上交书面材料(10%)3份病理报告,包括一份普通病理及两份专科病理的完整报告(包括冰冻报告及常规报告)。诊断需有上级医师复诊。
考核方式:由各自所在医学院毕教委组织专家评判。
3.上交参与临床多学科讨论,参加上海市或全国专科会读片会(病例汇报)及继续教育学习班的记录(10%)。
(三)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占45%)
专科基础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考试时间为2.5小时
卷一:普通病理(100分)
卷二:普通+专科病理(100分)(各50%)
卷三:英译中(100分),专科相关的最新临床病理类文献(约3000个字符)
备注:申报普通病理的学员考试范围为卷一及卷三,申报专科病理的学员考试范围为卷二及卷三。
(四)临床教学能力(占10%)
由所在科室的病理医生根据培训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其中高级职务、中级及初级打分在培训生得分中的占比为4:3:3。
(五)临床科研能力(占5%,贯穿3年培训)
导师负责打分(设立导师小组3人),制定培养计划,签订培养合同。着重和立足培训对象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以发表SCI论文等为判断临床科研能力的依据。但如有SCI或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获得科研基金以评优优先或设单项奖,以资鼓励。
具体方案:临床专题综述
(一)医师执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占10%)
考核方式:由各培训医院和基地负责考核。
(二)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占30%)
1.病种和病例数及病理报告量(10%)
考核方式: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抽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
2.上交书面材料(10%)6份病理报告,包括3份普通病理及3份专科病理的完整报告(包括冰冻报告及常规报告)。
考核方式:由医学院毕教委组织专家评判。
3.上交参与临床多学科讨论,参加上海市或全国专科会读片会(病例汇报)及继续教育学习班的记录(10%)。
(三)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占45%)
1.相关专业知识面试:题目见题库,为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内容,专家根据学员所抽取题目结合临床、形态病理、分子病理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提问。
考时由考生抽签决定考题,考试时间为30分钟,考试内容分为普通病理或专科病理三个题目,2-3名考官进行评分。
2.冰冻考核:独立取材及诊断(1例,随机,不限专科),在本院考核,本院考官回避。
(四)临床教学能力(占10%)
由所在科室的病理医生根据培训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其中高级职务、中级及初级打分在培训生得分中的占比为4:3:3。
(五)临床科研能力(占5%,贯穿3年培训)
导师负责打分(设立导师小组3人),制定培养计划,签订培养合同。着重和立足培训对象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以发表SCI论文等为判断临床科研能力的依据。但如有SCI或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以评优优先或设单项奖,以资鼓励。
具体方案:上半年立题,下半年开题。
附件:病理科专科医师培训规范化年度考核方案(2015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