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年常规进行医师职业道德、出勤情况、临床实践培训指标(病种病例数和手术操作例数等)完成情况等方面考核。
二、年度考核方案按二年分段进行,每年的考核内容在当年的9月至11月完成,最后一年进行综合考核,在5月至7月完成。
三、所有年度考核的原始材料(病历复印件、理论试卷、病例分析及临床操作评分表、考核结果等)均应存档,以备上级相关部门督查及作为专科医师结业综合考核报名资格认定的依据。
四、考核成绩的认定
由年度考核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定后,达成统一意见,医学院毕教委盖章。所有考核材料均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存档。
五、参考书籍:
Ø 吕传真、周良辅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四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Ø Allan H. Ropper, Martin A. Samuels. Adams & Victor’s Principles of n Neurology. McGraw-Hill Colmbus USA.最新版.
Ø 《希氏内科学》(Goldman’s Cecil Medicine)最新版
Ø 王维治等主编 《神经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医师职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10 %)
考核方式:由各培训医院和基地负责考核。
(二)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占比30 %)
1、病种和病例数及技能操作例数(15%)
考核方式: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抽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上交书面材料(15%)修改住院医师大病历3份、疑难、危重或死亡病人抢救记录3份(讨论材料总结,本人的分析及书面记录)、操作记录3份(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内容)。
考核方式:由医学院毕教委组织专家评判。
(三)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占总分的45%)
专科基础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100分)
卷一:80分(A1、A2、A3、A4及B型题、X型题、仿真题)
⑴专科基础理论(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
⑵常见病规范化诊疗
⑶疑难病例分析
⑷危重病人抢救:
卷二:20分
⑸进展知识:简答题(10分)
⑹英文题:英译中(10分)(专业相关英文文献、约3000个字符)
(四)临床教学能力(占总分10%)
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医生根据培训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其中高级职务、中级及初级打分在培训生得分中的占比为4:3:3
(五)临床科研能力(占总分5%)
导师负责制定科研培养计划,并指导学员开展临床相关的科研工作,着重和立足培训对象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三年培训结束,参照规培细则要求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临床相关综述、病例分析及论著的撰写和发表。
具体方案:分年度考核。每年度进行一次科研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由培训医院基地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听取汇报并评分。评分包括如下项目,有一项算一项,最高分不超过5分。有科研工作计划:1分;按计划执行,有阶段性结果:2分;有临床相关综述发表:每篇1分;临床论著发表:每篇2分。
(一)医师职业道德考核和出勤情况(10 %)
考核方式:由各培训医院和基地负责考核。
(二)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占比30 %)
1、病种和病例数及技能操作例数(15%)
考核方式:基地自审、培训医院组织专家抽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上交书面材料(15%)修改住院医师大病历3份、疑难、危重或死亡病人抢救记录3份(讨论材料总结,本人的分析及书面记录)、操作记录3份(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内容)。
考核方式:由医学院毕教委组织专家评判。
(三)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占总分的45%)
1、病例分析题(占总分的20%)
考核临床思维及判断能力
病例题干见题库,为培训细则中的要求掌握的内容: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阿尔茨海默病、癫痫、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脊髓炎、病毒性脑炎等。
实施办法:病例分析,考核小组打分。
考核形式:现场考核,考试当场由考生抽签决定考题,考试时间30分钟。由院内外考官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2、临床操作技能(占总分的25%):
神经内科操作技能考核项目:脑电图、诱发电位、肌电图以及常见脑血管病头颅和脊髓CT、MRI、CTA及DSA等影像资料阅读。
考核形式:考试当场考生抽签决定考题,由考官小组进行考核。
病例分析及操作技能考核中,每位考生至少同时有2名考官监考,每位考官根据评分表当场独立打分,成绩取平均值。临床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最终占总分的45%。
(四)临床教学能力(占总分10%)
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医生根据培训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其中高级职务、中级及初级打分在培训生得分中的占比为4:3:3
(五)临床科研能力(占总分5%)
分年度考核。每年度进行一次科研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由基地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听取汇报并评分。评分包括如下项目,有一项算一项,最高分不超过5分。有科研培养计划:1分;按计划执行,有阶段性结果:2分;有临床相关综述发表:每篇1分;临床论著发表:每篇2分。
附件:神经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方案(2015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