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6日,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以“创新·融合·致远”为主题,汇聚国内肿瘤放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临床实践者,共同探讨肿瘤放疗的前沿技术、创新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肿瘤放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分会杜世锁会长主持开幕式
徐建光会长高度评价分会工作,对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寄予厚望。他强调,分会全体委员应秉持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积极推动行业进步。希望全体委员携手奋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肿瘤放疗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共同开启放疗领域的新篇章。
徐建光会长致辞
创新:技术驱动与诊疗模式革新
院士论坛:行业创新引领方向
于金明院士深入剖析了放射治疗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探索到如今的前沿突破,详细分享了精准放疗技术、靶向放疗等前沿应用,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突破。樊嘉院士则介绍了数字经济与智能科技在“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呼唤数智赋能,要深度运用5G、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医院。两位院士的报告不仅展现了肿瘤放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于金明院士作放射治疗新进展报告
樊嘉院士作数智化浪潮下医疗范式的转型探索与展望报告
国内大咖权威报告: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
在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国内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们纷纷登场,分享了他们在放射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傅小龙教授、曾昭冲教授、章真教授、孙新臣教授、陈佳艺教授、张火俊教授等多位讲者,围绕肝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质子重离子等不同领域,深入探讨了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策略与进展。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国内肿瘤放疗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促进了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
傅小龙教授作免疫治疗时代局部晚期不可切NSCLC综合治疗新机遇新挑战报告
曾昭冲教授作肝癌放疗如何用好放疗这把“刀”报告
章真教授作肿瘤学坐标下的放射治疗报告
孙新臣教授作早期低危乳腺癌保乳治疗放疗决策报告
陈佳艺教授作国质子治疗系统的创新临床应用报告
张火俊教授作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报告
融合:多学科协作与区域协同
提升诊疗水平、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9月5日下午,长三角地区肿瘤MDT论坛上,4所医院的5个团队围绕高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展开多学科会诊,创新性地新增AI诊疗决策环节,探索智能医疗新范式。9月6日,“AI赋能肿瘤诊疗创新”论坛中,多位专家聚焦AI在个体化放疗、精准放疗、流程自动化中的实践,展示AI革新传统放疗流程,促进区域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肿瘤放疗发展提供新思路。
肝癌MDT——东部战区总医院孙向东团队与点评嘉宾:
沈洁、王斌梁、张强、吴志峰、赵建东、杨志勇;
肺癌MDT——华东医院任艳萍团队与点评嘉宾:
何健、陈兵、张玺炜、姜威、赵胜光、汪杰华
乳腺癌MDT——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俞晓立团队与点评嘉宾:
徐昊平、黄仁华、陈海燕、蔡嵘、章青、倪春霞
鼻咽癌MDT——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红梅团队与点评嘉宾:
李云海、朱奕、姚晖、肖立新、高伟、尹小兰
结直肠癌MDT——浙江省肿瘤医院鞠海星团队与点评嘉宾:
蔡钢、周乐源、王抒、王健、赵如平、苏宁
致远:提升疗效与安全,培养人才,引领行业未来
年会聚焦 AI 赋能肿瘤诊疗,优化流程,强化多学科与区域协同,为肿瘤放疗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同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年轻医生与研究人员成长,为行业储备人才,推动肿瘤放射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教授作大模型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报告
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虹口)肿瘤中心副主任刘勇教授作AI技术在个体化放疗中的临床实践探索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首席物理专家邱杰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放疗报告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主任尹勇教授作人工智能在放疗中的应用探索报告
中科大附一院放疗物理技术科副主任吴爱林教授作基于锥束CT的高精度近距离治疗技术研究报告
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物理师冯爱慧作人工智能在放疗流程自动化建设的应用研究报告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的顺利召开,为肿瘤放疗同仁搭建了高水准、高效率的学术交流平台,对提升肿瘤放疗的诊疗水平,促进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供稿: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
审核:杜世锁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