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当身体衰弱时,更难“扛住”手术带来的冲击。术前预康复就是在这场挑战到来之前,为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体力和抵抗力,让老年人能够更加从容应对手术。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衰弱?术前预康复具体该怎么做?这份指南,教您一步步“扛得住”。
一、您,衰弱了吗?
衰弱并不等同通俗所说的衰老,而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身体各方面的储备能力下降,抗打击能力低于正常的老年人水平,而不是单纯的“年老力衰”。当老人处于衰弱状态时接受手术,风险将极大增高,处于衰弱状态的老年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是非衰弱者的4倍。
老年衰弱常表现为体重下降、无力感增加、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心理状态不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见到一些老年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却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总觉得疲惫不堪——这很可能是老年衰弱的信号。不过,别急着对号入座,先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测:
① 过去4周您是否经常感到疲劳?
② 您爬一层楼会觉得吃力吗?
③ 独自步行100米是否感到费力?
④ 您是否患有5种及以上的疾病?
⑤ 在过去1年内,您的体重是否不明原因地下降超过5%?
如果在5个问题中您存在1~2个,您可能处于衰弱的前期阶段,如果存在3个及以上,那么您可能已经处于衰弱状态。在这些状态下,如果您将接受非急诊手术的治疗,这份预康复的家庭作业,建议您完成一下。
二、预康复是什么?
预康复指的是在手术前,通过有计划的锻炼和健康干预,来提升身体的体能储备、营养状况以及心理适应力,让衰弱的老年人能够更好地承受手术应激,降低死亡率,防止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加速康复。
三、预康复应该怎么做
运动、饮食和心理调节是术前预康复的三大基石,呼吸训练、戒烟、戒酒对老年患者同样重要。
(1)运动
①抗阻力训练:可增加肌肉量及肌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深蹲、俯卧撑就是经典又方便的抗阻力训练,对于衰弱状态的老年人来说,训练强度不必过高,选择简单的动作,比如弹力带训练、靠墙半蹲、手臂举矿泉水瓶、捏压力球等动作,负荷强度以略微吃力但可以胜任为佳,强调大负荷与少重复,应避免过长的时间。
②有氧运动:可增加心肺能力,慢跑、爬楼梯、太极、八段锦等的有氧运动都很方便易行。
对于重度衰弱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低强度运动、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尤为重要,切忌盲目加大运动量。运动频率建议隔天1次,1周运动不低于3次。
(2)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对于衰弱患者至关重要。衰弱老年人往往食欲缺乏、体重下降,术后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在术前进行营养干预,确保蛋白质和热量摄入,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推荐1.2~1.5g·kg-1·d-1,50kg的衰弱老人每日所需蛋白质约70g,相当于5个鸡蛋或350g牛肉。此外,应注意特定营养素的补充,如维生素D和矿物质的摄入,可以帮助老人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3)心理准备
如果您感到担心、焦虑,甚至失眠、食欲不振,没关系,任何人面对手术都会有心理负担,请放下心理芥蒂,寻求外界帮助。
①医护:对疾病或手术有疑问,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切勿通过网络自我诊断。如果已经出现失眠、抑郁表现,请及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②亲友:沟通是最好的心理疏导方式,和亲友聊聊手术的感受、分享内心的担忧,能够帮助释放压力,获得情感支持。
③自己:术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来舒缓情绪,比如腹式呼吸、冥想、听轻松的音乐,帮助自己放松。
(4)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训练有助于增强肺活量、改善呼吸肌力量,降低术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训练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①腹式呼吸:可以坐或仰卧,放松身体,将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深吸气,使腹部缓慢鼓起,接着通过嘴巴慢慢呼气,让腹部回落。重复10~15次,这种呼吸方法可以加强膈肌功能,增加肺活量。
②缩唇呼吸:鼻子快速吸气,嘴巴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以不头晕为宜。缩唇呼吸可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呼吸效率。
③吹气球训练:深吸一口气,屏气后缓慢向气球内吹气,直到气体吐尽,每次训练15~20min。此方法可有效训练呼吸肌,改善肺功能。
老年衰弱患者术前预康复应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最好寻求医疗团队指导:预康复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建议由康复医师、营养师、心理医师等多方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预康复方案。
研究表明,良好的预康复可使衰弱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减少33%,术后30天死亡率下降14%,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减少23%,术后感染率降低1.4倍。无论是身体锻炼、营养支持、心理调适还是呼吸训练,这些都是帮助衰弱老年人增强身体储备的重要手段,不仅让他们更有底气“扛住”手术,也为术后康复铺平了道路。
供稿: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罗婕 冯婉懿 王嘉锋
审核:顾卫东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袁红斌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
陈 权